刷手机时总能看到"无视征信""秒过风控"的网贷广告,那些标榜20.25%超高下款率的宣传语实在诱人。但仔细想想,连银行都收紧放贷的当下,这些平台凭什么敢打包票?本文将深挖网贷市场的真实情况,带你看清高通过率背后的套路陷阱,教你识别正规借贷渠道,守住钱包更要守住信用底线。
最近在某短视频平台总刷到这样的广告:"黑户白户统统能过""系统自动审批秒到账",还特别标注"综合下款率20.25%"。这让急需用钱的老王动了心,他去年因为生意失败征信有污点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了申请。
结果刚填完资料就弹出提示:"恭喜获得50000元额度",但要先支付398元开通会员。这时候老王开始犯嘀咕:正规平台不是应该下款后才收费吗?这个细节暴露出这类平台的第一个套路——用虚假额度诱导付费。
那个醒目的20.25%下款率,仔细看广告小字才发现写着"单平台最高成功率"。实际上根据银保监会2023年数据,持牌机构的平均审批通过率仅为7.8%。这中间的差距暴露了宣传话术的第二个陷阱——偷换统计口径制造假象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更值得警惕的是,这些平台往往采用"广撒网式审批":
这样计算出来的"20%通过率"完全忽视了前期的海量淘汰,就像相亲软件显示匹配成功却不说发了多少邀请函。
上周刚被网贷广告坑了服务费的小李,现在学聪明了。他总结了这些避坑经验:
小李现在遇到急用钱的情况,会先在支付宝搜"XXX金融"查企业资质,再对比三四家持牌机构的利率方案。他说:"宁愿多花半小时查证,也不贪那几分钟的放款速度"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在杭州做财务的陈经理建议,遇到资金周转问题应该:
陈经理特别提醒:"不要被'无视风控'这种话术迷惑,正规机构的风控系统连接着央行征信,怎么可能真正'无视'?那些敢打包票的平台,要么在骗服务费,要么准备收高额利息"。
如果已经陷入网贷陷阱,切记做好三件事:
去年深圳就有人通过投诉追回了被多收的"服务费",关键是要保留好缴费记录、电子合同和还款流水这三样证据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看着手机里又弹出"无视黑户秒下款"的广告,这次你该明白:越是标榜高通过率的平台,越可能在挖坑等你跳。记住,真正的风控是保护双方的防火墙,那些承诺能拆掉防火墙的,往往自己就是纵火犯。理性借贷,从看穿数字游戏开始。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