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好些粉丝私信,都在问昆明的小额贷款公司到底靠不靠谱。哎,这问题确实挠头,毕竟市面上既有正规军也有浑水摸鱼的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从监管部门查证到合同细节筛查,教你五招快速识别正规平台,还会揭秘几个昆明本地的"老字号"持牌机构。更关键的是,我发现很多借款人容易忽略的《营业执照》这个"照妖镜",咱们可得好好说道说道。
走在昆明街头,从金马碧鸡坊到南屏街,贷款公司的招牌确实不少。但据我了解,截至2023年6月,在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备案的小贷公司仅有87家。这个数字可比满大街的门店数量少多了,说明啥?那些没备案的,咱们可得多个心眼。
上个月我还听说,有家位于官渡区的所谓"贷款中介",收了客户8%的服务费后直接跑路。所以说啊,查证备案信息是第一步,就跟买食品要看生产日期一个道理。
这里把我压箱底的验证方法分享给大家,照着做能避开90%的坑:
打开电脑,进入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,在"行政许可"栏目里有个小贷公司名录。记得要核对三个信息: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去年就发生过冒用备案公司名称的案例,骗子把"某某小额贷款"改成"某某小额借贷",就多了个偏旁部首,不注意真容易看走眼。
别嫌麻烦,亲自去趟办公地点。正规公司通常会在写字楼里有固定办公场所,注意看这几个细节:
我有次假装借款人去西山区的某家公司,发现他们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写着"商务咨询",这就明显越界了。
按照最新规定,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为LPR的4倍,现在大约是15.4%。但有些平台会玩文字游戏:
举个真实案例:某公司宣传月息1.2%,看起来年化14.4%合规实际收取的服务费+保险费+担保费,折算后年化达28%
签合同时要盯紧这几个条款:
我见过最离谱的合同,把GPS安装费、资料保管费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列了17项,合计要收贷款金额的12%!
经过多方核实,这些持牌机构可以重点关注:
不过要注意,即便是正规机构也要看清具体产品。比如有的产品只针对个体工商户,有的要求本地社保满2年,这些限制条件得提前问清楚。
遇到这几种情况请立即终止交易:
最后提醒大家,正规贷款审批至少需要3个工作日,那些号称"十分钟放款""无视征信"的,99%都是骗子。如果已经踩坑,记得保留转账记录、通话录音等证据,及时向金融办或公安部门举报。
说到底,借钱这事儿急不得。咱们得多比较、多核实,就像找对象得了解对方底细一样。希望这篇干货能帮大家在昆明找到靠谱的贷款渠道,如果还有拿不准的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看到都会回复。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