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张收到好多粉丝私信,都在问51系列的口子到底靠不靠谱。说实话啊,这个系列的产品真是五花八门,有的审核松到填完资料秒到账,有的却要查祖宗十八代征信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讲,这些平台到底藏着哪些门道,特别提醒大伙注意第三部分说的隐形费用,搞不好要多掏半个月工资!
翻着后台的留言记录,发现大家最常提到的还是这三款产品,不过每个的套路可大不一样...
这个算是老面孔了,最近把借款期限从30天改成了灵活分期。申请条件倒是不复杂:
必备材料:
不过上周有个粉丝跟我吐槽,说芝麻分630还被拒了。仔细一问,原来他微信账单里全是游戏充值记录,这系统风控现在连消费习惯都查啊!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新冒出来的产品,打着"征信花也能过"的旗号。实测下来发现两个关键点:
① 虽然不查央行征信,但会抓取电商平台的收货地址
② 首次借款必须选择7天周转,利息比常规产品高23%
看到有网友说借了5000到账才4800,这中间的水分可得给大家捋清楚...
举个例子,某平台宣传"身份证+银行卡就能借",实际操作时却要:
1. 开启手机GPS定位
2. 授权通讯录前20位联系人
3. 验证淘宝账号最近3笔订单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特别注意这两种常见套路:
砍头息:标注日息0.05%,实际放款时先扣10%服务费
叠加费用:把保险费、担保费拆分成三四项收费
翻了200多条投诉记录,发现这三个问题最突出:
量力而行是最重要的,别看到额度高就冲动借款。有个粉丝就因为同时借了三个平台,现在每月要还1.2万,工资才8000根本周转不开。另外提醒大家:
① 保留所有借款合同和还款记录
② 遇到暴力催收直接打12378投诉
③ 尽量选有消费场景的正规产品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说到底,这些口子只能应急用用,千万别养成依赖。最近看到好多年轻人因为以贷养贷越陷越深,真心希望大家理性借贷。要是还有其他问题,评论区留言,老张看到都会回复!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