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粉丝私信问我,说接到自称"经侦民警"的电话,要求立即偿还信用卡欠款否则要抓人。这种假冒公安催收信用卡的行为到底是不是违法?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正确举报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件事,手把手教你如何守住钱袋子!
上周刚处理完一个真实案例:小李收到显示"某地公安局"的来电,对方准确报出他的身份证号,声称他信用卡逾期已构成诈骗罪。吓得小李差点就要转账,好在最后关头联系银行核实发现是骗局。
根据《刑法》第279条明确规定: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。那些伪造警号、假传文书、冒用公安名义威胁还款的,已经踩到法律红线。
现在骗子会用改号软件伪装成"110"来电,甚至能伪造带公章的通缉令彩信。上周就有用户收到看似公安系统的短信,点开链接填写信息后被盗刷3万元。
这时候千万别慌!记得我教大家的"三要三不要"口诀:要录音、要核实、要举报;不转账、不透露、不慌张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除了打110报警,还可以通过这些渠道维权:
老话说得好,防患于未然最重要。建议大家每月固定做这三件事:查征信报告、核对自己名下所有账户、设置信用卡还款提醒。
记住这三个"绝不":公安机关绝不会电话办案、绝不会网络发送通缉令、绝不会要求转账到个人账户。遇到可疑情况,直接挂断拨打110核实。
如果发现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等已泄露,要立即:
①挂失相关银行卡
②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申请异议处理
③向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(12377)报案
根据最高法2023年公布的电信诈骗案件数据:冒充公检法诈骗占比达38.7%,平均单案损失金额超15万元。更触目惊心的是,这类骗局中信用卡相关案件同比上涨了65%。
去年浙江某法院判决的案例中,犯罪团伙通过购买网贷用户信息,冒充经侦民警实施催收诈骗,最终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。法官当庭指出:"利用公民恐慌心理实施的要挟式催收,属于从重处罚情节"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今年3月发布的《关于防范金融领域电信诈骗的风险提示》特别强调:金融机构外包催收公司不得冒用国家机关名义,消费者遇到此类情况可直接向监管部门投诉。
有粉丝问:"如果是银行委托的第三方催收呢?"这里划重点:正规催收必须出示委托书、表明身份,且沟通内容仅限于债务协商,绝不会以刑事犯罪相威胁。
合法催收 | 违法催收 |
---|---|
表明第三方身份 | 冒充公检法 |
协商还款方案 | 威胁刑事处罚 |
在工作时间联系 | 凌晨或深夜骚扰 |
如果真的遇到还款困难,建议主动联系银行信用卡中心:
①申请延期还款或分期方案
②说明实际困难提供相关证明
③协商个性化还款计划
最后提醒大家,遇到可疑催收不要怕,更不要私下解决。保存好证据依法维权,才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