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朋友问我:"看到朋友圈有人用水滴筹治病,筹到的钱要是用不完能自己留着吗?"这个问题可把我问住了。仔细想想,确实很多人在参与网络募捐时都有类似疑惑。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,这类平台筹来的钱到底归谁所有?使用过程中有哪些必须注意的"红线"?文章里会结合真实案例,给大家讲清楚相关法规和操作规范。
先说个基本常识,水滴筹这类平台本质上属于个人大病求助信息发布平台。它和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的公开募捐有本质区别。平台方反复强调,他们只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核验服务,并不直接经手资金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这里就碰到核心问题了:假设筹到50万,实际治疗只花了30万,剩下的20万能自己留着吗?根据《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》,余款处理必须符合捐赠人意愿。也就是说,如果捐赠时明确标注"用于XX疾病治疗",多余资金就不能挪作他用。
举个真实案例:2021年杭州某患者筹集40万元后不幸去世,家属试图将余款用于偿还房贷,结果被捐赠人集体起诉,法院判决要求全额退还剩余款项。
根据我查到的民政部相关文件,这里有几个重点要划出来:
在实际操作中,有几种常见情况特别容易引发纠纷: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如果确实遇到资金剩余的情况,不妨考虑这些合规处理方式: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,网络众筹本质上建立在社会信任基础上。咱们既要学会用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,也要守住道德底线。毕竟谁都不希望看到,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因为个别不当案例失去获助机会。关于这个话题,大家还有什么想了解的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