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好多粉丝私信问我:"哎?听说花呗上征信了?这会不会影响以后买房啊?"其实从去年开始,花呗就逐步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了,但很多人到现在还搞不清自己到底有没有被记录。别慌!今天手把手教你三招自查方法,再告诉你征信记录到底对贷款有多大影响。文末还准备了超实用的应对策略,看到就是赚到!
记得2021年9月那会儿,支付宝突然弹窗让升级服务,当时就有眼尖的用户发现"授权征信报送"的字样。其实这是花呗启动征信接入的试水阶段,采用分批上报的方式:
不过要注意!现在仍有部分老用户还没被纳入征信系统,所以不能一概而论。这就引出一个关键问题:怎么确认自己的花呗上没上征信?
打开支付宝→我的→花呗→设置→相关合同及产品说明。如果你看到"个人征信授权书",恭喜你已经接入征信系统。要是只有"花呗服务协议"和"芝麻服务协议",说明暂时还没被覆盖。
在花呗页面发送关键词"征信",智能客服会弹出"是否上报征信"的查询入口。不过有用户反映这个方法存在延迟,建议配合其他方式确认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,通过"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"申请报告。重点查看"信贷交易信息明细"部分,如果出现"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"的贷款记录,那就是实锤了。
最近陪朋友去银行办房贷,信贷经理私下透露:"现在看征信报告就像查体检报告,关键看有没有'不良记录'"。具体影响分三种情况:
举个例子,小王去年买车贷被拒,查征信才发现两年前有3次花呗逾期。这种情况需要结清欠款后保持2年良好记录才能修复。
既然躲不过征信时代,咱们就得学会聪明用花呗:
有个粉丝的真实案例:小李买房前半年主动停用花呗,把信用卡使用率控制在30%以下,最后成功拿下4.1%的优惠利率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A:已产生的记录会保留5年,关闭账户不影响已有数据。
A:只要正常还款,分期不会单独标记,但总负债会增加。
A:超过固定额度50%的临时额度,可能触发银行风控。
说到底,花呗上征信不是洪水猛兽,关键是要建立正确的信用管理意识。建议大家每季度检查一次花呗使用情况,每年至少查一次征信报告。毕竟在这个大数据时代,"信用就是第二张身份证"这句话,真不是说着玩的!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