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收到粉丝私信问:"明明只是填了信息,突然就收到转账,还要求还高额利息怎么办?"这类强制下款套路正在网贷圈蔓延。本文将深入拆解24自助贷强制下款的黑幕,揭露平台常用话术陷阱,并手把手教大家遇到这种状况时的正确应对方法。从资金冻结骗局到合同效力认定,全程干货帮你守住钱包安全!
上周收到读者小李的投稿,他本想借款3万元周转生意,在某平台填写基本信息后...(停顿思考)等等,重点来了!系统突然自动弹出"审核通过"提示,还没等他确认借款金额,银行卡就收到了1.8万元到账通知。
关键转折点:这时客服发来消息说:"根据您填写的资料,系统已自动放款,分3期还款需支付6000元服务费"。小李这才发现,自己根本没点击借款确认按钮!
很多平台会在用户协议里埋雷,比如:
• 第8条细则写着"提交资料即视为借款申请"
• 第12条注明"系统有权自动审批放款"
• 隐藏的通讯录读取权限(用于后期催收)
有受害者反映,某些平台会先打款再撤回:
• 凌晨2点突然到账1万元
• 早上8点显示"银行退票"
• 但还款账单已生成并要求支付手续费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遇到这类情况时,催收人员常用话术包括:
• "钱都收到了凭什么不还?"
• "我们有完整的借款合同"
• "不处理就联系家人单位"
根据多位法律从业者建议,整理出黄金四步法:
• 截图整个操作流程(重点拍下未点击借款的页面)
• 保存银行流水明细
• 录音或录屏与客服的沟通记录
重点操作:不要动用这笔资金!立即致电银行客服:
• 说明遭遇强制放款
• 申请冻结异常入账
• 要求出具资金冻结证明
小李当时的对话值得参考:
用户:"我并未确认借款,请提供电子签章合同"
客服:"系统自动生成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"
用户:"根据《民法典》第679条,自然人借款合同自交付时成立,我并未收到完整合同文本"
北京某律所王律师指出,这类案件有三大关键点:
1. 合同成立要件是否满足:缺少借款人确认环节
2. 实际到账金额认定:是否存在砍头息
3. 年利率是否合法:超过LPR四倍部分无效
1. 注册时关闭"自动续借"功能
2. 仔细阅读《用户授权书》条款
3. 关闭APP的通讯录访问权限
4. 使用专用银行卡接收借款
5. 安装通话录音软件备用
建议立即准备以下材料:
• 银行流水证明资金用途
• 与平台协商的录音证据
• 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的投诉回执
处理流程:
1. 保存所有威胁信息
2. 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举报
3. 到派出所报案留存记录
文末提醒:近期出现新型诈骗手段,骗子会伪造强制下款记录实施敲诈。切记所有正规借贷都需要本人确认,遇到可疑转账请立即报警。如果还有疑问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