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有粉丝私信问我,说催收电话里自称是"法务部"的,这到底靠不靠谱?哎你别说,这事儿还真得好好掰扯掰扯。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催收行业的那些"角色扮演",教你怎么识别真假法务,关键时候还能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。记得看到最后,有个案例绝对让你惊掉下巴!
上个月有个杭州的小伙子跟我说,催收电话里人家开口就是:"我这里是xx区法院调解中心的..."当时他就懵了,差点直接打钱。其实啊,这种冒充公检法的催收手法早就是行业毒瘤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些催收员为啥要冒险玩cosplay呢?说白了就是吓唬人呗!普通老百姓一听"法务""司法"这些词,腿肚子都打颤。
根据《刑法》279条,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,最重能判10年!去年深圳就有个催收公司,全员cosplay公检法,最后老板直接进去了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就算没到刑事犯罪的程度,民法典1024条也明确规定,用欺诈手段催收属于侵权行为。有个案例判得特别解气,借款人反手把催收公司告了,最后获赔精神损失费8000块。
那天有个大姐急吼吼问我:"他们说要冻结我养老金账户,这可咋整啊?"我跟她说,记住这四步走:
对了,上个月银保监会刚发的通知,明确要求不得冒用司法机关名义催收,这可是尚方宝剑啊!
其实正规催收应该是这样的流程: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要是遇到满嘴跑火车的催收员,记得笑着跟他说:"兄弟,你这演技考不考虑进横店发展啊?"
前两天有个孕妈问我,催收说要告她老公连带还款,这合法吗?这里划重点:除非是夫妻共同债务,否则催收找家属本身就违规。这种情况直接怼回去:"您这法律是跟师娘学的吧?"
还有学生群体要注意,去年教育部明令禁止向无关第三人透露借款人信息。要是催收电话打到你辅导员那,恭喜,这官司你躺着都能赢。
说到底,欠债还钱天经地义,但催收也得按规矩来。下次再接到冒充法务的电话,你就淡定回一句:"您要真是法务部的,咱们派出所见面聊?"记住,法律永远是保护守法公民的,咱不惹事也不怕事!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要是觉得这篇干货有用,记得转发给身边正在被催收困扰的朋友。还有什么拿不准的情况,评论区见,我尽量都回复!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